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成语 > 成语查询>>

形容神态成语有什么

  • 作者:admin 更新时间:2024-06-01 14:48

1、大惊失色 [dà jīng shī sè]

释义:非常害怕,脸色都变了。。

出处:《汉书·霍光传》:“群臣皆惊愕失色,莫敢发言。”

2、黯然神伤 [àn rán shén shāng]

释义:指心神悲沮的样子。。

出处:清·百一居士《壶天录》:“女更黯然神伤,泫然流涕。”

3、恼羞成怒 [nǎo xiū chéng nù]

释义:由于羞愧到了极点,下不了台而发怒。。

出处: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三十一回:“乌额拉布见田小辫子说出这样的话来,便也恼羞成怒。”

4、怒发冲冠 [nù fà chōng guān]

释义:指愤怒得头发直竖,顶着帽子。形容极端愤怒。。

出处:《庄子·盗跖》:“盗跖闻之大怒,目如明星,发上指冠。”《史记·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“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,怒发上冲冠。”

5、怒形于色 [nù xíng yú sè]

释义:形:显露;色:脸色。内心的愤怒在脸上显露出来。。

出处:明·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十八回:“曹沫右手按剑,左手揽桓公之袖,怒形于色。”

6、和颜悦色 [hé yán yuè sè]

释义:颜:面容;悦:愉快;色:脸色。脸色和霭喜悦。形容和善可亲。。

出处:《论语·季氏》:“友便辟,友善柔、友便佞,损也。”邢昺疏:“善柔,谓面柔,和颜悦色以诱人者也。”

7、怒气冲天 [nù qì chōng tiān]

释义:怒气部上天空。形容愤怒到极点。。

出处:元·杨显之《潇湘雨》第四折:“我和他有甚恩情相顾恋,待不沙又怕背了这恩人面,只落的嗔嗔忿忿,伤心切齿,怒气冲天。”

8、精神抖擞 [jīng shén dǒu sǒu]

释义:抖擞:振动,引伸为振作。形容精神振奋。。

出处:宋·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·杭州光庆寺遇安禅师》:“(僧)问:‘光吞万象从师道,心月孤圆意若何?’师曰:‘抖擞精神着。’”

9、沉吟不决 [chén yīn bù jué]

释义:沉吟:深思吟味,引伸为犹豫;决:决断。形容人遇到难题时,自言自语地决定不下来。。

出处:三国·曹操《秋胡行》:“沉吟不决,遂上升天。”

10、举止失措 [jǔ zhǐ shī cuò]

释义:措:安放,放置。举动失常,不知如何办才好。。

出处:宋·庄季裕《鸡肋编》下卷:“材上加契者,谓之足材,其规矩制度,皆以章契为祖。今人以举止失措者,谓之失章失契,盖谓此也。”

11、诚惶诚恐 [chéng huáng chéng kǒng]

释义:诚:实在,的确;惶:害怕;恐:畏惧。非常小心谨慎以至达到害怕不安的程度。。

出处:汉·杜诗《乞退郡疏》:“奉职无效,久窃禄位,令功臣怀愠,诚惶诚恐。”

12、得意忘形 [dé yì wàng xíng]

释义:形:形态。形容高兴得失去了常态。。

出处:《晋书·阮籍传》:“嗜酒能啸,善弹琴。当其得意,忽忘形骸。”

13、屏声息气 [bǐng shēng xī qì]

释义:抑制着呼吸使不出声音。形容恭敬畏惧的神态。。

出处:《论语·乡党》:“摄齐升堂,鞠躬如也,屏气似不息者。”

14、踔厉风发 [chuō lì fēng fā]

释义:踔厉:精神振奋,言论纵横;风发:象刮风一样迅猛。形容精神振作,意气奋发。。

出处:唐·韩愈《柳子厚墓志铭》:“议论证据今古,出入经史百子,中踔厉风发,常率屈其座人。”

15、毕恭毕敬 [bì gōng bì jìng]

释义:形容态度十分恭敬。。

出处:《诗经·小雅·小弁》:“维桑与梓,必恭敬止,靡瞻匪父,靡依匪母。”

16、缄口无言 [jiān kǒu wú yán]

释义:缄口:闭着嘴。闭着嘴,不说话。。

出处:宋·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》卷十二:“师云:‘汝若不会,老僧即缄口无言。’”

17、哭笑不得 [kū xiào bù dé]

释义:哭也不好,笑也不好。形容很尴尬。。

出处:元·高安得《皮匠说谎》:“好一场恶一场,哭不得笑不得。”

18、垂头丧气 [chuí tóu sàng qì]

释义:形容因失败或不顺利而情绪低落、萎蘼不振的样子。。

出处:唐·韩愈《送穷文》:“主人于是垂头丧气,上手称谢。”

19、唉声叹气 [āi shēng tàn qì]

释义:因伤感郁闷或悲痛而发出叹息的声音。。

出处:明·凌濛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三十八:“终日价没心没想,哀声叹气。”

20、从容自若 [cóng róng zì ruò]

释义:从容:不慌不忙,很镇静;自若:自在,如常,保持原样。不慌不忙,沉着镇定。。

出处:《旧唐书·刘世龙传》“而思礼以为得计,从容自若,尝与相忤者,必引令枉诛。”

21、金刚怒目 [jīn gāng nù mù]

释义:形容面目威猛可畏。。

出处:《太平广记》卷一七四引《谈薮》:“金刚努目,所以降伏四魔;菩萨低眉,所以慈悲六道。”

22、不动声色 [bù dòng shēng sè]

释义:声:言谈;色:脸色。在紧急情况下,说话、神态仍跟平时一样没有变化。形容非常镇静。。

出处:宋·欧阳修《相州昼锦堂记》:“垂绅正笏,不动声色,而措天下于泰山之安。”

23、勃然大怒 [bó rán dà nù]

释义:勃然:突然。突然变脸大发脾气。。

出处:汉·班固《汉书·谷永传》:“是故皇天勃然发怒。”

24、丰度翩翩 [fēng dù piān piān]

释义:丰度:风采气度。翩翩:洒脱的样子。形容神态举止文雅优美,超逸洒脱。同“风度翩翩”。。

出处:清·张春帆《九尾龟》第四回:“旁观的人,见十余部马车络绎而来,末后一部车上坐着秋谷,精神轩翥,丰度翩翩,香留荀令之裾,粉傅何郎之面,真似灵和疏柳,张绪当年。”

25、挤眉弄眼 [jǐ méi nòng yǎn]

释义:用眼睛、眉毛示意。。

出处:明·施耐庵《水浒全传》第三十回:“武松又见这两个公人,与那两个提朴刀的挤眉弄眼,打些暗号。”

26、惊恐万状 [jīng kǒng wàn zhuàng]

释义:形容害怕到了极点。。

出处:宋·陈亮《谢杨解元启》:“忧患百罹而未艾,惊惶万壮而莫支。”

27、楚楚可怜 [chǔ chǔ kě lián]

释义:楚楚:植物丛生的样子,也形容痛苦的神情。本指幼松纤弱可爱,后形容女子娇弱的样子。。

出处:南朝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言语》:“松树子非不楚楚可怜,但永无栋梁之用耳。”

28、呼天抢地 [hū tiān qiāng dì]

释义:抢地:触地。大声叫天,用头撞地。形容极度悲伤。。

出处:清·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四十回:“肖云仙呼天抢地,尽哀尽礼,治办丧事,十分尽心。”

29、得意洋洋 [dé yì yáng yáng]

释义:洋洋:得意的样子。形容称心如意、沾沾自喜的样子。。

出处:《史记·管晏列传》:“意气扬扬,甚自得也。”

30、怒不可遏 [nù bù kě è]

释义:遏:止。愤怒地难以抑制。形容十分愤怒。。

出处: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二十七回:“贾大少爷正在自己动手掀王师爷的铺盖,被王师爷回来从门缝里瞧见了,顿时气愤填膺,怒不可遏。”

31、泥塑木雕 [ní sù mù diāo]

释义:指泥做的和木头雕的偶像。比喻人的表情和举动呆板。。

出处:明·冯梦龙《警世通言》卷九:“两班文武,如泥塑木雕,无人敢应。”

32、老气横秋 [lǎo qì héng qiū]

释义:形容老练而自负的神态。现形容自高自大,摆老资格。也形容缺乏朝气。。

出处:南朝·齐·孔稚珪《北山移文》:“风情张日,霜气横秋。”

33、瞠目结舌 [chēng mù jié shé]

释义:瞪:瞪着眼;结舌:说不出话来。瞪着眼睛说不出话来。形容窘困或惊呆的样子。。

出处:清·霁园主人《夜谭随录·梨花》:“因耳语其故,公子大骇,入舱隐叩细君,细君结舌瞠目。”

34、黯然销魂 [àn rán xiāo hún]

释义:黯然:心怀沮丧、面色难看的样子;销魂:灵魂离开肉体。心怀沮丧得好象丢了魂似的。形容非常悲伤或愁苦。。

出处:梁·江淹《别赋》:“黯然销魂者,惟别而已矣。”

35、横眉怒目 [héng méi nù mù]

释义:形容怒视的样子。。

出处:五代·后蜀·何光远《监戒录》引陈裕诗:“横眉怒目强干嗔,便作阎浮有力神。祸福岂由泥捏汉,烧香代养弄蛇人。”

36、聚精会神 [jù jīng huì shén]

释义:会:集中。原指君臣协力,集思广益。后形容精神高度集中。。

出处:汉·王褒《圣主得贤臣颂》:“聚精会神,相得益(章)彰。”

37、哭天抹泪 [kū tiān mǒ lèi]

释义:形容哭哭啼啼。。

出处: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32回:“前日不知为什么撵出去,在家里哭天抹泪的。”

38、不足为奇 [bù zú wéi qí]

释义:足:值得。不值得奇怪。指某种事物或现象很平常,没有什么奇怪的。。

出处:宋·毕仲游《祭范德孺文》:“人乐其大而忘其私,不然则公不足为奇。”

39、精神焕发 [jīng shén huàn fā]

释义:形容精神振作,情绪饱满。。

出处: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莲香》:“生觉丹田火热,精神焕发。”

40、和蔼可亲 [hé ǎi kě qīn]

释义:和蔼:和善。态度温和,容易接近。。

出处: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二十九回:“原来这唐六轩唐观察为人极其和蔼可亲,见了人总是笑嘻嘻的。”

41、精采秀发 [jīng cǎi xiù fā]

释义:精采:精神、神采;秀发:焕发。形容人的精神焕发。。

出处:《晋书·慕容超载记》:“精采秀发,容止可观。”

42、大惊小怪 [dà jīng xiǎo guài]

释义:形容对没有什么了不起的的事情过分惊讶。。

出处:宋·朱熹《答林择之》:“要肱把此事做一平常事看,朴实头做将去,久之自然见效,不必如此大惊小怪,起模画样也。”

43、处之泰然 [chǔ zhī tài rán]

释义:处:处理,对待;泰然:安然,不以为意的样子。若无其事的样子。形容自理事情沉着镇定。也指对待问题毫不在意。。

出处:晋·袁宏《三国名臣序赞》:“爰初发迹,遘此颠沛,神情玄定,处之弥泰。”

44、不知所措 [bù zhī suǒ cuò]

释义:措:安置,处理。不知道怎么办才好。形容处境为难或心神慌乱。。

出处:《论语·子路》:“则民无所措手足。”《三国志·吴书·诸葛恪传》:“哀喜交并,不知所措。”

45、怅然若失 [chàng rán ruò shī]

释义:怅然:形容不如意、不痛快。 象失去什么似的烦恼不快。。

出处:南朝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雅量》:“殷怅然自失。”

46、疾言厉色 [jí yán lì sè]

释义:疾:急速。说话急躁,脸色严厉。形容对人发怒说话时的神情。。

出处:《后汉书·刘宽传》:“虽在仓卒,未尝疾言遽色。”

47、咄咄逼人 [duō duō bī rén]

释义:咄咄:使人惊奇的声音。形容气势汹汹,盛气凌人,使人难堪。也指形势发展迅速,给人压力。。

出处:晋·卫铄《与释某书》:“卫有一弟子王逸少,甚能学卫真书,咄咄逼人。”

48、局促不安 [jú cù bù ān]

释义:局促:拘束。形容举止拘束,心中不安。。

出处:明·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十二回:“昭公虽不治罪,心中怏怏,恩礼稍减于昔日。祭足亦觉跼蹐不安,每每称疾不朝。”

49、狐疑不决 [hú yí bù jué]

释义:传说狐狸多疑,所以称多疑叫狐疑。形容心里疑惑,一时决定不下来。。

出处:《后汉书·刘表传》:“表狐疑不断,乃遣嵩诣操,观望虚实。”

50、斗志昂扬 [dòu zhì áng yáng]

释义:昂扬:情绪高涨。斗争的意志旺盛。。

出处:毛泽东《介绍一个合作社》:“从来也没有看见人民群众像现在这样精神振奋,斗志昂扬,意气风发。”

51、呆若木鸡 [dāi ruò mù jī]

释义:呆:傻,发愣的样子。呆得象木头鸡一样。形容因恐惧或惊异而发愣的样子。。

出处:《庄子·达生》:“几矣。鸡虽有鸣者,已无变矣,望之似木鸡矣,其德全矣;异鸡无敢应者,反走矣。”

52、顿口无言 [dùn kǒu wú yán]

释义:张口结舌,说不出话。。

出处:明·施耐庵《水浒全传》第一百四回:“王庆被范全说得顿口无言。”

53、怒火中烧 [nù huǒ zhōng shāo]

释义:怒气象火一样在心中燃烧。形容怀着极大的愤怒。。

出处:宋 王迈《臞轩集》:“虚舟相触何心在,怒火虽炎一响空。”

54、噤若寒蝉 [jìn ruò hán chán]

释义:噤:闭口不作声。象深秋的蝉那样一声不吭。比喻因害怕有所顾虑而不敢说话。。

出处:《后汉书·杜密传》:“刘胜位为大夫,见礼上宾,而知善不荐,闻恶无言,隐情惜己,自同寒蝉,此罪人也。”

55、昂首挺胸 [áng shǒu tǐng xiōng]

释义:抬起头,挺起胸膛。形容斗志高,士气旺。。

出处:《上饶集中营 浩气长存》:“个个视死如归,坚贞不屈,昂首挺胸站在那里。”

56、大惑不解 [dà huò bù jiě]

释义:感到非常迷惑,不能理解。。

出处:《庄子·天地》:“大惑者终身不解,大愚者终身不灵。”

57、满面红光 [mǎn miàn hóng guāng]

释义:满面:整个面部。形容心情舒畅,精神健旺的样子。。

出处:清·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32回:“舅兄今日满面红光,必有非常喜事,大约货物定是十分得彩,我们又要畅饮喜酒了。”

58、津津有味 [jīn jīn yǒu wèi]

释义:指吃得很有味道或谈得很有兴趣。。

出处:汉·王褒《洞箫赋》:“哀悁悁之可怀兮,良醰醰而有味。”

59、岸然道貌 [àn rán dào mào]

释义:指严肃的神态。。

出处: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成仙》:“又八九年,成忽自至,黄巾氅服,岸然道貌。”


本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收集与整理,本站不享有任何版权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qq邮箱:505573297@qq.com

标签:


阅读更多的相关内容

公司注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