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成语 > 成语聚合>>

形容看书神情专注的成语

  • 作者:admin 更新时间:2024-06-01 05:05

1、日理万机 [rì lǐ wàn jī]

释义:理:处理,办理;万机:种种事务。形容政务繁忙,工作辛苦。。

出处:《尚书·皋陶谟》:“兢兢业业,一日二日万机。”《汉书·百官公卿表上》:“相国、丞相,皆秦官,金印紫绶,掌丞天子助理万机。”

2、自强不息 [zì qiáng bù xī]

释义:自强:自己努力向上;息:停止。自觉地努力向上,永不松懈。。

出处:《周易·乾》:“天行健,君子以自强不息。”

3、废寝忘食 [fèi qǐn wàng shí]

释义:废:停止。顾不得睡觉,忘记了吃饭。形容专心努力。。

出处:南朝·齐·王融《曲水诗》序:“犹且具明废寝,昃晷忘餐。”

4、不知老之将至 [bù zhī lǎo zhī jiāng zhì]

释义:不知道老年即将来临。形容人专心工作,心怀愉快,忘掉自己的衰老。。

出处:《论语·述而》:“其为人也,发愤忘食,乐以忘忧,不知老之将至云尔。”

5、摩顶放踵 [mó dǐng fàng zhǒng]

释义:从头顶到脚跟都擦伤了。形容不辞劳苦,不顾身体。。

出处:《孟子·尽心上》:“墨子兼爱,摩顶放踵,利天下为之。”

6、孜孜不倦 [zī zī bù juàn]

释义:孜孜:勤勉,不懈怠。指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。。

出处:《尚书·君陈》:“惟日孜孜,无敢逸豫。”《后汉书·鲁丕传》:“性沉深好学,孳孳不倦。”《三国志·蜀书·向朗传》:“乃更潜心典籍,孜孜不倦。”

7、贪多务得 [tān duō wù dé]

释义:贪:求多;务:务必。原指学习上务求尽多地获得知识。后泛指对其他事物贪多并务求取得。。

出处:唐·韩愈《进学解》:“贪多务得,细大不捐。”

8、目不斜视 [mù bù xié shì]

释义:眼睛不偷看旁边。比喻为人行止端方。也形容只朝一个方向看。。

出处:北齐·颜之推《颜氏家训·教子》:“古者圣王有胎教之法,怀子三月,出居别宫,目不邪视,耳不妄听,音声滋味,以礼节之。”

9、天下太平 [tiān xià tài píng]

释义:处处平安无事。指大治之世。。

出处:《吕氏春秋·大乐》:“天下太平,万物安宁。”

10、不辞劳苦 [bù cí láo kǔ]

释义:辞:推托。劳苦:劳累辛苦。不逃避劳累辛苦。形容人不怕吃苦,毅力强。。

出处:唐·牛肃《纪闻·吴保安》:“今日之事,请不辞劳苦。”

11、集思广益 [jí sī guǎng yì]

释义:思:思考,意见;广:扩大。指集中群众的智慧,广泛吸收有益的意见。。

出处:三国·蜀·诸葛亮《教与军师长史参军掾属》:“夫参署者,集众思,广忠益也。”

12、闭户读书 [bì hù dú shū]

释义:关着门在家里埋头读书。。

出处:北齐·颜之推《颜氏家训·勉学第八》第三卷:“盖须切磋起明也。见闭户读书,师心自是。”

13、全神贯注 [quán shén guàn zhù]

释义:贯注:集中。全部精神集中在一点上。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。。

出处:钱钟书《围城》:“人事太忙,不许我们全神贯注,无间断地专怀念一个人。”

14、一丝不苟 [yī sī bù gǒu]

释义:苟:苟且,马虎。指做事认真细致,一点儿不马虎。。

出处:清·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四回:“上司访知,见世叔一丝不苟,升迁就在指日。”

15、老之将至 [lǎo zhī jiāng zhì]

释义:多用作自称衰老之语。。

出处:宋·陈亮《谢胡参政启》:“少不如人,所向墙壁;老之将至,乃罣网罗。”

16、专心致志 [zhuān xīn zhì zhì]

释义:致:尽,极;志:意志。把心思全放在上面。形容一心一意,聚精会神。。

出处:《孟子·告子上》:“夫今弈之为数,小数也,不专心致志,则不得也。”

17、一目数行 [yī mù shù háng]

释义:犹一目十行。形容看书非常快。。

出处:清·钮琇《觚剩续编·英豪举动》:“熊公廷弼当督学江南时,试卷皆亲自批阅。阅则连长几于中堂,鳞摊诸卷于上,左右置酒一坛,剑一口,手操不律,一目数行。”

18、手忙脚乱 [shǒu máng jiǎo luàn]

释义:形容遇事慌张,不知如何是好。。

出处:宋·释普济《五灯会元》:“问:‘如何是大悲境?’师曰:‘千眼都来一只收。’曰:‘如何是境中人?’师曰:‘手忙脚乱。’”

19、一目五行 [yī mù wǔ háng]

释义:犹一目十行。形容看书非常快。。

出处:《辽史·杨遵勖传》:“天下之事,丛于枢府,簿书填委。遵勖一目五行俱下,判决如流。”

20、心无旁骛 [xīn wú páng wù]

释义:旁;另外的;骛:追求。心思没有另外的追求,形容心思集中,专心致志。。

出处:冰心《谈信纸信封》:“有不少人像我一样,在写信的时候,喜欢在一张白纸,或者只带着道道的纸上,不受拘束地,心无旁骛地抒写下去的。”

21、魂不守舍 [hún bù shǒu shè]

释义:舍:住宅,比喻人的躯壳。灵魂离开了躯壳。指人之将死。也形容精神恍惚。。

出处:《三国志·管辂传》裴松之注引《辂别传》:“何之视侯,则魂不守宅,血不华色,精爽烟浮,容若槁木,谓之鬼幽。”

22、一动不动 [yī dòng bù dòng]

释义:指静止不动或懒得活动。

出处:王朔《浮出海面》:“我继续一动不动地凝视他们,这对可怜的情人实在无法保持冷静,松开嘴,忿忿地起身走了。”

23、孳孳不倦 [zī zī bù juàn]

释义:指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。。

出处:《尚书·君陈》:“惟日孜孜,无敢逸豫。”《后汉书·鲁丕传》:“性沉深好学,孳孳不倦。”《三国志·蜀书·向朗传》:“乃更潜心典籍,孜孜不倦。”

24、全力以赴 [quán lì yǐ fù]

释义:赴:前往。把全部力量都投入进去。。

出处:清 赵翼《二十二史札记》:“故凡可以得名者,必全力以赴,好为苟难,遂成风俗。”

25、津津乐道 [jīn jīn lè dào]

释义:很有兴趣地说个不停。。

出处:清·颐琐《黄绣球》第七回:“这位莱恩女杰,他才学固然卓越,但他也只从口讲指画入手,每遇乡愚,津津乐道。”

26、韦编三绝 [wéi biān sān jué]

释义:韦编: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联起来;三:概数,表示多次;绝:断。编连竹简的皮绳断了三次。比喻读书勤奋。。

出处:《史记·孔子世家》:“读《易》,韦编三绝。”

27、狼吞虎咽 [láng tūn hǔ yàn]

释义: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的样子。。

出处: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·刘东山夸技顺城门》:“十人自来吃酒……须臾之间,狼飧虎咽,算来吃够有六七十斤肉。”

28、鸿鹄将至 [hóng hú jiāng zhì]

释义:鸿鹄:天鹅。指学习不专心。现表示将有所得。。

出处:《孟子·告子上》:“使奕秋诲二人奕,其一人专心致志,惟奕秋之为听。一人虽听之,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,思援弓缴而射之,虽与之俱学,弗若之矣。”

29、一心一意 [yī xīn yī yì]

释义:只有一个心眼儿,没有别的考虑。。

出处:《三国志·魏志·杜恕传》:“免为庶人,徙章武郡,是岁嘉平元年。”裴松之注引《杜氏新书》:“故推一心,任一意,直而行之耳。”

30、饱食终日 [bǎo shí zhōng rì]

释义:终日:整天。整天吃饱饭,不动脑筋,不干什么正经事。。

出处:《论语·阳货》:“饱食终日,无所用心,难矣哉!”

31、乐以忘忧 [lè yǐ wàng yōu]

释义:由于快乐而忘记了忧愁。。

出处:《论语·述而》:“发愤忘食,乐以忘忧。”

32、三心二意 [sān xīn èr yì]

释义:又想这样又想那样,犹豫不定。常指不安心,不专一。。

出处:元·关汉卿《救风尘》第一折:“争奈是匪妓,都三心二意。”

33、囊萤映雪 [náng yíng yìng xuě]

释义:原是车胤用口袋装萤火虫来照书本,孙康利用雪的反光勤奋苦学的故事。后形容刻苦攻读。。

出处:元·贾仲名《萧淑兰》第一折:“虽无汗马眠霜苦,曾受囊萤映雪劳。”

34、兢兢业业 [jīng jīng yè yè]

释义:形容做事谨慎、勤恳。。

出处:《诗经·大雅·云汉》:“兢兢业业,如霆如雷。”

35、目下十行 [mù xià shí háng]

释义:形容看书速度极快。。

出处:《京本通俗小说·拗相公》:“一个首相姓王名安石,临川人也。此人目下十行,书穷万卷。”

36、心不在焉 [xīn bù zài yān]

释义:心思不在这里。指思想不集中。。

出处:《礼记·大学》:“心不在焉,视而不见,听而不闻,食而不知其味。”

37、师心自是 [shī xīn zì shì]

释义:师心:以心为师,这里指只相信自己;自是:按自己的主观意图行事。形容自以为是,不肯接受别人的正确意见。。

出处:北齐·颜之推《颜氏家训·勉学》:“见有闭门读书,师心自是,稠人广座,谬误差失者多矣。”

38、聚精会神 [jù jīng huì shén]

释义:会:集中。原指君臣协力,集思广益。后形容精神高度集中。。

出处:汉·王褒《圣主得贤臣颂》:“聚精会神,相得益(章)彰。”

39、全心全意 [quán xīn quán yì]

释义:投入全部精力,一点没有保留。。

出处:茅盾《鼓吹集》:“体验生活的时候,就应该全心全意生活,把找题材的心思完全搁起来。”

40、流离失所 [liú lí shī suǒ]

释义:流离:转徒离散。无处安身,到处流浪。。

出处:《汉书·薛广德传》:“窃见关东困极,人民流离。”

41、儿女英雄 [ér nǚ yīng xióng]

释义:儿女:指青年男女。指感情丰富,年轻有为的男女英雄。

出处:清 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一回:“纵横九万里,上下五千年,求其儿女英雄,一身兼备的,也只见得两个。”

42、心神不定 [xīn shén bù dìng]

释义:定:安定。心里烦躁,精神不安。。

出处: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一百十三回:“便把丰儿等支开,叫刘老老坐在床前,告诉他心神不宁,如见鬼的样子。”

43、心猿意马 [xīn yuán yì mǎ]

释义:心意好象猴子跳、马奔跑一样控制不住。形容心里东想西想,安静不下来。。

出处:汉·魏伯阳《参同契》注:“心猿不定,意马四驰。”唐·许浑《题杜居士》诗:“机尽心猿伏,神闲意马行。”

44、分秒必争 [fēn miǎo bì zhēng]

释义:一分一秒也一定要争取。形容抓紧时间。。

出处:《晋书·陶侃传》:“常语人曰:‘大禹圣者,乃惜寸阴,至于众人,当惜分阴。’”

45、神不守舍 [shén bù shǒu shě]

释义:神魂离开了身体,比喻丧魂失魄,心神不安定。。

出处:清·纪昀《阅微草堂笔记》:“疲乏之极,神不守舍。”

46、专心一志 [zhuān xīn yī zhì]

释义:形容一心一意,集中精力。。

出处:《荀子·性恶》:“今使途之人服术为学,专心一志,思索熟察,加日悬久,积善而不息,则通于神明,参于天地矣。”

47、一门心思 [yī mén xīn sī]

释义:指一心一意。。

出处:孙华炳《重赏之下》:“他自己又到图书馆借来关于数控的书,什么也不顾了,一门心思钻研起来。”

48、凿壁偷光 [záo bì tōu guāng]

释义:原指西汉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。后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。。

出处:《西京杂记》卷二:“匡衡字稚圭,勤学而无烛,邻舍有烛而不逮。衡乃穿壁引其光,以书映光而读之。”

49、慕名而来 [mù míng ér lái]

释义:指仰慕名声而来。。

出处:《人民日报》1982.3.14:“不少中外旅游者纷纷慕名而来,西安更成了世人瞩目的地方。”

50、夜以继日 [yè yǐ jì rì]

释义:晚上连着白天。形容加紧工作或学习。。

出处:《庄子·至乐》:“夫贵者,夜以继日,思虑善否。”《孟子·离娄下》:“仰而思之,夜以继日。”

51、漫不经心 [màn bù jīng xīn]

释义:漫:随便。随随便便,不放在心上。。

出处:明 朱国桢《涌幢小品 存问》:“近见使者至城外,仅主家周旋,有司漫不经心。”

52、真心实意 [zhēn xīn shí yì]

释义:心意真实诚恳,没有虚假。。

出处:元·无名氏《百花亭》第三折:“常言道海深须见底,各办着个真心实意。”

53、从容不迫 [cóng róng bù pò]

释义:从容:不慌不忙,很镇静;不迫:不急促。不慌不忙,沉着镇定。。

出处:《旧唐书·刘世龙传》“而思礼以为得计,从容自若,尝与相忤者,必引令枉诛。”

54、发愤忘食 [fā fèn wàng shí]

释义:努力学习或工作,连吃饭都忘了。形容十分勤奋。。

出处:《论语·述而》:“发愤忘食,乐以忘忧,不知老之将至云尔。”

55、书不释手 [shū bù shì shǒu]

释义:手里的书舍不得放下。形容勤学或看书入迷。。

出处:《北史·牛弘传》:“[牛弘]性宽厚,笃志于学,虽职务繁杂,书不释手。”

56、目不转睛 [mù bù zhuǎn jīng]

释义:眼珠子一动不动地盯着看。形容注意力集中。。

出处:明·冯梦龙《警世通言》卷十一:“老婆婆看着小官人,目不转睛,不觉两泪交流。”

57、周游列国 [zhōu yuó liè guó]

释义:周游:全都走到,游遍。原指孔丘带着他的学生周游当时的许多国家,希望得到重用,以便推行儒家的政治主张。后指走遍各地。。

出处:曹余章《上下五千年·孔子周游列国》:“孔子的学生说:‘鲁君不办正事,咱们走吧!’打那以后,孔子离开鲁国,带着一批学生周游列国,希望找个机会实行他的政治主张。”

58、一目十行 [yī mù shí háng]

释义:看书时同时可以看十行。形容看书非常快。。

出处:《梁书·简文帝纪》:“读书十行俱下。”宋·刘克庄《杂记六言五首》诗:“五更三点待漏,一目十行读书。”

59、左顾右盼 [zuǒ gù yòu pàn]

释义:顾、盼:看。向左右两边看。形容人骄傲得意的神情。。

出处:晋·左思《咏史》诗:“左眄澄江湘,右盼定羌胡。”


本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收集与整理,本站不享有任何版权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

标签:


阅读更多的相关内容

公司注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