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成语 > 成语聚合>>

形容有基本的成语

  • 作者:admin 更新时间:2024-05-31 21:25

1、八斗之才 [bā dǒu zhī cái]

释义:才:才华。比喻人极有才华。。

出处:《南史·谢灵运传》:“天下才共一石,曹子建独得八斗,我得一斗,自古及今共用一斗。”

2、胆大心小 [dǎn dà xīn xiǎo]

释义:形容办事果断,考虑周密。。

出处:《旧唐书·孙思邈传》:“胆欲大而心欲小,智欲圆而行欲方。”

3、耳聪目明 [ěr cōng mù míng]

释义:形容头脑清楚,眼光敏锐。。

出处:《周易·鼎》:“耳目聪明。”

4、力能扛鼎 [lì néng gāng dǐng]

释义:扛:用双手举起沉重的东西。鼎:三足两耳的青铜器。形容气力特别大。亦比喻笔力雄健。。

出处: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籍(项羽)长八尺余,力能扛鼎,才气过人。”

5、根深叶茂 [gēn shēn yè mào]

释义:茂:繁茂。根扎得深,叶子就茂盛。比喻基础牢固,就会兴旺发展。。

出处:汉·刘安《屏风赋》:“维兹屏风,出自幽谷,根深枝茂,号为乔木。”

6、将计就计 [jiāng jì jiù jì]

释义:利用对方所用的计策,反过来对付对方。。

出处:元·李文蔚《张子房圮桥进履》第三折:“将计就计,不好则说是好!”

7、大巧若拙 [dà qiǎo ruò zhuō]

释义:拙:笨。指真正聪明的人,不显露自己,从表面看,好象笨拙。。

出处:《老子》第四十五章:“大直若屈,大巧若拙,大辨若讷。”

8、独树一帜 [dú shù yī zhì]

释义:树:立;帜:旗帜。单独树起一面旗帜。比喻独特新奇,自成一家。。

出处:清·袁枚《随园诗话》卷三:“元、白在唐朝所以能独树一帜者,正为其不袭盛唐窠臼也。”

9、料事如神 [liào shì rú shén]

释义:形容预料事情非常准确。。

出处:明·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四回:“祭足料事,可谓如神矣。”

10、根深蒂固 [gēn shēn dì gù]

释义:比喻基础深厚,不容易动摇。。

出处:《老子》:“有国之母,可以长久,是谓深根固柢,长生久视之道。”《韩非子·解老》:“柢固则生长,根深则视久。”

11、高才疾足 [gāo cái jí zú]

释义:形容人才能出众,行动快。同“高才捷足”。。

出处:宋·陈杰《金石客》诗:“高才疾足长叹息,御卿无权挽无力。”

12、才貌双全 [cái mào shuāng quán]

释义:才学相貌都好。。

出处:明·洪楩《清平山堂话本·风月瑞仙亭》:“孩儿见他文章绝代,才貌双全,必有荣华之日,因此上嫁了他。”

13、厚积薄发 [hòu jī bó fā]

释义:厚积:指大量地、充分地积蓄;薄发:指少量地、慢慢地放出。多多积蓄,慢慢放出。形容只有准备充分才能办好事情。。

出处:

14、经天纬地 [jīng tiān wěi dì]

释义:规划天地。形容人的才能极大,能做非常伟大的事业。。

出处:《左传·昭公二十八年》:“经纬天地曰文。”《国语·周语》:“天六地五,数之常也。经之以天,纬之以地。”

15、后起之秀 [hòu qǐ zhī xiù]

释义:后来出现的或新成长起来的优秀人物。。

出处:《晋书·王忱传》:“卿风流俊望,真后来之秀。”

16、机变如神 [jī biàn rú shén]

释义:机变:机智、权变。机智权变,神奇莫测。。

出处:宋·陆游《南唐书·宋齐丘传论》:“世言江南精兵十万,而长江天堑,可当十万;国老宋齐丘,机变如神,可当十万。”

17、跬步千里 [kuǐ bù qiān lǐ]

释义:走一千里路,是半步半步积累起来的。比喻学习应该有恒,不要半途而废。。

出处:《荀子·劝学》:“不积跬步,无以致千里;不积小流,无以成江海。”

18、多才多艺 [duō cái duō yì]

释义:具有多方面的才能和技艺。。

出处:《尚书·金滕》:“予仁若考,能多才多艺。”

19、德才兼备 [dé cái jiān bèi]

释义:德:品德;才:才能;备:具备。既有好的思想品质,又有工作的才干和能力。。

出处:元·无名氏《娶小乔》第一折:“江东有一故友,乃鲁子敬,此人才德兼备。”

20、斗南一人 [dǒu nán yī rén]

释义:斗南:北斗星以南。指天下,海内。指天下绝无仅有的人才。形容品德或才识独一无二。。

出处:《新唐书·狄仁杰传》:“狄公之贤,北斗之南,一人而已。”

21、根深柢固 [gēn shēn dǐ gù]

释义:比喻基础深厚,不容易动摇。。

出处:《韩非子·解老》:“柢固则生长,根深则视久。”

22、百年树人 [bǎi nián shù rén]

释义:树:种植,栽培。比喻培养人才是长期而艰巨的事。。

出处:《管子·权修》:“一年之计,莫如树谷;十年之计,莫如树木,终身之计,莫如树人。”

23、看杀卫玠 [kàn shā wèi jiè]

释义:卫玠:晋人,字叔宝,风采极佳,为众人所仰慕。卫玠被人看死。比喻为群众所仰慕的人。。

出处:《晋书·卫玠传》:“京师人士闻其姿容,观者如堵。玠劳疾遂甚,永嘉六年卒,时年二十七,时人谓玠被看杀。”

24、大智若愚 [dà zhì ruò yú]

释义:某些才智出众的人,看来好象愚笨,不露锋芒。。

出处:宋·苏轼《贺欧阳少师致仕启》:“大勇若怯,大智如愚。”

25、耳听八方 [ěr tīng bā fāng]

释义:耳朵同时察听各方面来的声音。形容人很机警。。

出处:明 许仲琳《封神演义》第53回:“为将之道:身临战场,务要眼观四处,耳听八方。”

26、老谋深算 [lǎo móu shēn suàn]

释义:周密的筹划,深远的打算。形容人办事精明老练。。

出处:沉毅哉!老谋深算,革命军之军事家。 清·曾朴《孽海花》第二十九回

27、殚见洽闻 [dān jiàn qià wén]

释义:殚:尽,完全;洽:广博。该见的都见过了,该听的都听过了。形容见多识广,知识渊博。。

出处:汉·班固《西都赋》:“元元本本,殚见洽闻。”

28、踔绝之能 [chuō jué zhī néng]

释义:踔绝:高超。高超的本领、才能。。

出处:《汉书·孔光传》:“非有踔绝之能,不相逾越。”

29、独具匠心 [dú jù jiàng xīn]

释义:匠心:巧妙的心思。具有独到的灵巧的心思。指在技巧和艺术方面的创造性。。

出处:唐 张佑《题王右丞山水障》:“精华在笔端,咫尺匠心难。”

30、凤毛麟角 [fèng máo lín jiǎo]

释义:凤凰的羽毛,麒麟的角。比喻珍贵而稀少的人或物。。

出处:《南史·谢超宗传》:“超宗殊有凤毛。”《北史·文苑传序》:“学者如牛毛,成者如麟角。”

31、博学多闻 [bó xué duō wén]

释义:博学:广博。学识广博,见闻丰富。。

出处:《礼记·中庸》:“博学之,审问之,慎思之,明辨之,笃行之。”《荀子·修身》:“多闻曰博。”

32、计上心来 [jì shàng xīn lái]

释义:计:计策、计谋。心里突然有了计策。。

出处:元·马致远《汉宫秋》第一折:“不要倒好了他,眉头一纵,计上心来。”

33、斗酒百篇 [dǒu jiǔ bǎi piān]

释义:饮一斗酒,作百篇诗。形容才思敏捷。。

出处:唐·杜甫《饮中八仙歌》:“李白斗酒诗百篇,长安市上酒家眠。”

34、挥洒自如 [huī sǎ zì rú]

释义:挥:挥笔;酒:洒墨。形容画画、写字、作文,运笔能随心所欲。。

出处:唐·李颀《赠张旭》:“兴来洒素壁,挥笔如流星。”

35、博闻强记 [bó wén qiáng jì]

释义:闻:见闻。形容知识丰富,记忆力强。。

出处:《荀子·解蔽》:“博闻强志,不合王制,君子贱之。”《礼记·曲礼上》:“博闻强识而让,敦善行而不怠,谓之君子。”《史记·屈原贾生列传》:“博闻强志,明于治乱,娴于辞令。”

36、金声玉振 [jīn shēng yù zhèn]

释义:以钟发声,以磬收韵,奏乐从始至终。比喻音韵响亮、和谐。也比喻人的知识渊博,才学精到。。

出处:《孟子·万章下》:“集大成也者,金声而玉振之也。金声也者,始条理也;玉振之也者,终条理也。始条理者,智之事也;终条理者,圣之事也。”

37、博洽多闻 [bó qià duō wén]

释义:洽:广博;闻:见闻。知识丰富,见闻广博。。

出处:《后汉书·杜林传》:“林从竦受学,博洽多闻,时称通儒。”

38、沧海遗珠 [cāng hǎi yí zhū]

释义:大海里的珍珠被采珠人所遗漏。比喻埋没人才或被埋没的人才。。

出处:《新唐书·狄人杰传》:“仲尼称观过知仁,君可谓沧海遗珠矣。”

39、藏龙卧虎 [cáng lóng wò hǔ]

释义:指隐藏着未被发现的人才,也指隐藏不露的人才。。

出处:北周·庾信《同会河阳公新造山地聊得寓目》诗:“暗石疑藏虎,盘根似卧龙。”

40、风华绝代 [fēng huá jué dài]

释义:风华:风采才华;绝代:冠绝当世。意思是风采才华为当世第一。。

出处:《南史·谢晦传》:“时谢混风华为江左第一,尝与晦俱在武帝前,帝目之曰:‘一时顿有两玉人耳。’”

41、过目不忘 [guò mù bù wàng]

释义:看过就不忘记。形容记忆力非常强。。

出处:《晋书·苻融载记》:“耳闻则育,过目不忘。”

42、独具只眼 [dú jù zhī yǎn]

释义:具有独到的眼光和见解。形容眼光敏锐,能看到别人不易发现的事物。。

出处:宋·杨万里《送彭元忠县丞北归》诗:“近来别具一只眼,要踏唐人最上关。”

43、独当一面 [dú dāng yī miàn]

释义:单独负责一个方面的工作。。

出处:《史记·留侯世家》:“而汉王之将,独韩信可属大事,当一面。”

44、博古通今 [bó gǔ tōng jīn]

释义:通:通晓;博:广博,知道得多。对古代的事知道得很多,并且通晓现代的事情。形容知识丰富。。

出处:《孔子家语·观周》:“吾闻老聃博古知今。”

45、灵蛇之珠 [líng shé zhī zhū]

释义:即隋珠。原比喻无价之宝。后也比喻非凡的才能。。

出处:《淮南子·说览冥训》:“譬如惰侯之珠,和氏之璧,得之者富,失之者贫。”

46、不栉进士 [bù zhì jìn shì]

释义:栉:梳头。不绾髻插簪的进士。旧指有文采的女人。。

出处:唐·刘讷言《谐喙录·不栉进士》:“关图有妹能文,每语人曰:‘有一进士,所恨不栉耳。’”

47、滚瓜烂熟 [gǔn guā làn shú]

释义:形容读书或背书流利纯熟。。

出处:清·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十一回:“十一二岁就讲书、读文章,先把一部王守溪的稿子读的滚瓜烂熟。”

48、举无遗策 [jǔ wú yí cè]

释义:举:提出;策:计谋、办法。提出的计谋没有失算的。形容足智多谋。。

出处:《淮南子·主术训》:“万举而无遗策矣。”

49、精明强干 [jīng míng qiáng gàn]

释义:机灵聪明,办事能力强。。

出处:清·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一百六回:“承辉这个人,甚是精明强干。”

50、才气过人 [cái qì guò rén]

释义:才:才能;气:气魄。才能气魄胜过一般的人。。

出处: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籍长八尺余,力能扛鼎,才气过人,虽吴中子弟皆己惮籍矣。”

51、得心应手 [dé xīn yìng shǒu]

释义:得:得到,想到;应:反应,配合。心里怎么想,手就能怎么做。比喻技艺纯熟或做事情非常顺利。。

出处:《庄子·天道》:“不徐不疾,得之于手而应于心。”

52、灵机一动 [líng jī yī dòng]

释义:急忙中转了一下念头(多指临时想出了一个办法)。。

出处:清 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四卷:“俄延了半响,忽然灵机一动,心中悟将过来。”

53、博学多才 [bó xué duō cái]

释义:学识广博,有多方面的才能。。

出处:《晋书·郤诜传》:“诜博学多才,环伟倜傥,不拘细行,州郡礼命并不应。”

54、栋梁之材 [dòng liáng zhī cái]

释义:栋:脊檩,正梁。能做房屋大梁的木材。比喻能担当国家重任的人才。。

出处:南朝·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赏誉》:“庾子嵩目和峤,森森如千丈松,虽磊砢有节目,施之大厦,有栋梁之用。”

55、见机行事 [jiàn jī xíng shì]

释义:看具体情况灵活办事。。

出处:《易·系辞下》:“君子见几而作,不俟终日。”

56、见微知著 [jiàn wēi zhī zhù]

释义:见到事情的苗头,就能知道它的实质和发展趋势。。

出处:《韩非子·说林上》:“圣人见微以知萌,见端以知末,故见象箸而怖,知天下不足也。”宋·苏洵《辨奸论》:“惟天下之静者乃能见微而知著。”

57、鹤鸣九皋 [hè míng jiǔ gāo]

释义:九皋:深泽。鹤鸣于湖泽的深处,它的声音很远都能听见。比喻贤士身隐名著。。

出处:《诗经·小雅·鹤鸣》:“鹤鸣于九皋,声闻于野。”


本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收集与整理,本站不享有任何版权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

标签:


阅读更多的相关内容

公司注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