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成语 > 成语聚合>>

形容看不见任何东西成语

  • 作者:admin 更新时间:2024-06-01 02:21

1、目断飞鸿 [mù duàn fēi hóng]

释义:断:断绝;鸿:鸿雁。目送大雁飞去,直到看不见。形容离别的悲凄之情。

出处:明·无名氏《鸣凤记·邹慰夏孤》:“此情未语泪先溶,自今别去,目断飞鸿。”

2、一无所有 [yī wú suǒ yǒu]

释义:什么也没有。指钱财,也指成绩、知识。。

出处:《敦煌变文集·庐山远公话》:“如水中之月,空里之风,万法皆无,一无所有。”

3、一无所获 [yī wú suǒ huò]

释义:一无:全无。什么东西都没有获得。。

出处:五代·王定保《唐摭言》:“然日势既暮,寿儿且寄院中止宿,颢亦怀疑,因命搜寿儿怀袖,一无所得,颢不得已遂躬自操觚。”

4、有目无睹 [yǒu mù wú dǔ]

释义:犹言有眼无珠。用来责骂人瞎了眼,看不见某人或某事物的伟大或重要。。

出处:宋·苏轼《淮阴侯庙记》:“淮阴少年,有目无睹,不知将军,用之如虎。”

5、不露斤斧 [bù lù jīn fǔ]

释义:斤:斧头。看不见刀斧加工的痕迹。形容精巧自然。

出处:宋·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·余杭大钱山从袭禅师》:“巧匠施工,不露斤斧。”

6、失而复得 [shī ér fù dé]

释义:失:遗失,丧失。失去而又得到。

出处:宋·王安石《原过》:“是失而复得,废而复举也。”

7、荡然无存 [dàng rán wú cún]

释义:形容东西完全失去,一点没有留下。。

出处:唐 白居易《议碑碣词赋》:“著诚去伪,小疵小弊,荡然无遗矣。”

8、不欺暗室 [bù qī àn shì]

释义:欺:欺骗自己;暗室:人家看不见的地方。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,也不做见不得人的事。。

出处:唐·骆宾王《萤火赋》:“类君子之有道,入暗室而不欺。”

9、目大不睹 [mù dà bù dǔ]

释义:睹:看。眼睛很大却看不见东西。形容徒具形式。

出处:战国·宋·庄周《庄子·山木》:“此何鸟哉?翼殷不逝,目大不睹,蹇裳躩步,执弹而留之。”

10、不知所以 [bù zhī suǒ yǐ]

释义:以:原因。不明白为什么是这样。指不知道原因。。

出处:明·许仲琳《封神演义》第七十四回:“黄天祥不知所以,抬头看时,不觉神魂飘荡,一会儿不知南北,昏昏惨惨,被步下军卒生擒下马,绳缚二臂。”

11、化为乌有 [huà wéi wū yǒu]

释义:乌有:哪有,何有。变得什么都没有。指全部消失或完全落空。。

出处:汉·司马相如作《子虚赋》:“楚使子虚使于齐,王悉发车骑,与使者出畋。畋罢,子虚过姹乌有先生,亡是公存焉。”

12、有眼无瞳 [yǒu yǎn wú tóng]

释义:用来责骂人瞎了眼,看不见某人或某事物的伟大或重要。同“有眼无珠”。。

出处:元·史九敬先《庄周梦》第一折:“都只因气送了人,到底成何用。谁知你有眼无瞳。”

13、不见舆薪 [bù jiàn yú xīn]

释义:看不见一车柴禾。比喻不下功夫去做。

出处:战国·邹·孟轲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 :“明足以察秋毫之末,而不见舆薪。”

14、自高自大 [zì gāo zì dà]

释义:自以为了不起。。

出处:北齐·颜之推《颜氏家训·勉学》:“见人读数十卷书,便自高大,凌忽长者,轻慢同列。”

15、满载而归 [mǎn zài ér guī]

释义:装得满满地回来。形容收获很大。。

出处:明·李贽《焚书·又焦弱侯》:“然林汝宁向者三任,彼无一任不往,往必满载而归。”

16、眼空四海 [yǎn kōng sì hǎi]

释义:形容自高自大,什么都看不见。。

出处:明 李贽《答耿司寇书》:“渠眼空四海,而又肯随人脚跟走乎?”

17、人地生疏 [rén dì shēng shū]

释义:人事不熟,地方陌生。指初到一地,对当地的人事和地理都不熟悉。。

出处:清 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:“门生这一到省,人地生疏,未必登时就有差委。”

18、渺无人迹 [miǎo wú rén jì]

释义:看不见一个人的脚印。形容空旷寂静。亦作“渺无人踪”。。

出处:沙汀《淘金记》十三:“从大道上望去,却就像一座渺无人迹的黄土荒山。”

19、垂手而得 [chuí shǒu kě dé]

释义:垂:垂下。手不动就能得到。形容毫不费力。。

出处:清 李绿园《歧路灯》第38回:“那个资性,读不上三二年,功名是可以垂手而得的。”

20、暗室屋漏 [àn shì wū lòu]

释义:指别人看不见的地方;隐私之室。。

出处:宋·张世南《游宦纪闻》卷四:“至于发人隐恶,虽亏雅道,亦使暗室屋漏之下有所警是亦小道之可观者。”

21、伸手不见五指 [shēn shǒu bù jiàn wǔ zhǐ]

释义:形容光线非常暗,看不见四周围的事物。。

出处: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第24卷:“只听得一阵风过处,天昏地黑,鬼哭神嚎,眼前伸手不见五指,一时晕倒了。”

22、有眼无珠 [yǒu yǎn wú zhū]

释义:珠:眼珠。没长眼珠子。用来责骂人瞎了眼,看不见某人或某事物的伟大或重要。。

出处:元·无名氏《举案齐眉》第一折:“常言道,贤者自贤,愚者自愚,就似那薰莸般各别难同处,怎比你有眼却无珠。”

23、捷足先得 [jié zú xiān dé]

释义:比喻行动快的人先达到目的或先得到所求的东西。。

出处:《史记·淮阴侯列传》:“秦失其鹿,天下共逐之,于是高材疾足者先得焉。”

24、两手空空 [liǎng shǒu kōng kōng]

释义:形容人手头很紧,一个钱也没有。。

出处:清 袁枚《子不语》:“我客死于此,两手空空。”

25、灭景追风 [miè yǐng zhuī fēng]

释义:看不见影子,追得上风。形容马跑得极快。景,同“影”。。

出处:《说郛》卷六四引唐·无名氏《灌畦暇语》:“今马之能走者,忌必随其余步哉?顾所以灭景追风者有不在,是故也。”

26、自知之明 [zì zhī zhī míng]

释义:自知:自己了解自己;明:看清事物的能力。指了解自己的情况,对自己有正确的估计。。

出处:《老子》第三十三章:“知人者智也,自知者明也。”

27、化为泡影 [huà wéi pāo yǐng]

释义:泡:水泡。变成像水泡和影子那样,很快就消失。。

出处:郭沫若《洪波曲·第七章·一》:“由于六月十一日的黄河决堤,使豫东成为泽国,也就化为了泡影。”

28、一无所得 [yī wú suǒ dé]

释义:什么也没有得到。形容毫无收获。。

出处:五代·王定保《唐摭言》卷八:“然日势既暮,寿儿且寄院中止宿,颢亦怀疑,因命寿儿怀袖,一无所得,颢不得已遂躬自操觚。”

29、昏昏默默 [hūn hūn mò mò]

释义:①看不见听不到的状态。指至道难见莫测。②迷糊,不知所以。。

出处:战国·宋·庄周《庄子·在宥》:“至道之精,窈窈冥冥;至道之极,昏昏默默。”

30、黑天摸地 [hēi tiān mō dì]

释义:形容天黑得什么也看不见。。

出处:明 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87回:“众军黑天摸地,不辨东西,只得下马受降。”

31、一叶障目 [yī yè zhàng mù]

释义:眼睛被一片树叶挡住,指看不到事物的全貌。。

出处:毛泽东《论持久战》:“一叶障目,不见泰山,而自以为是。”

32、来去无踪 [lái qù wú zōng]

释义:踪:脚印。来时去时都看不见踪影。形容出没极为迅速或隐秘。。

出处: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八十一回:“拿着一条不短不长的金箍棒,来无影,去无踪。”

33、渺无人踪 [miǎo wú rén zōng]

释义:很少看见人的踪影,形容空旷寂静。。

出处:王汶石《大木匠》:“田间是静悄悄的,大路上也是静悄悄的渺无人踪。”

34、举目无亲 [jǔ mù wú qīn]

释义:抬起眼睛,看不见一个亲人。比喻单身在外,人地生疏。。

出处:唐·薛调《刘无双传》:“四海之广,举目无亲戚,未知托身之所。”


本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收集与整理,本站不享有任何版权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

标签:


阅读更多的相关内容

公司注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