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不善。
⒉ 作自谦之词,犹不肖。
⒊ 不同;不象。
⒋ 不及于,不包括。
⒈ 不善。
引《诗·大雅·瞻卬》:“不弔不祥,威仪不类。”
毛 传:“类,善。”
孔颖达 疏:“威仪有不善。”
晋 刘琨 《劝进表》:“抗明威以摄不类,杖大顺以肃宇内。”
《旧唐书·德宗纪下》:“秉心匪彝,自底不类。兇狡成性,扇构多端。”
⒉ 作自谦之词,犹不肖。
引《书·太甲中》:“予小子不明于德,自底不类。”
蔡沉 集传:“不类犹不肖也。”
明 何景明 《六子诗序》:“六子者皆当世之名士也,予以不类,得承契纳,辅志励益者多矣!”
⒊ 不同;不象。
引《逸周书·官人》:“言行不类,终始相悖,外内不合。”
唐 韩愈 《石鼓歌》:“辞严义密读难完,字体不类隶与科。”
清 蒲松龄 《聊斋志异·水莽草》:“嗅之有异味,不类茶茗。”
郭沫若 《断断集·从典型说起--<豕蹄>的序文》:“这段故事既不类有心的揭发,也不类任意的调皮。”
⒋ 不及于,不包括。
引《管子·君臣下》:“其选贤遂材也,举德以就列,不类无德;举能以就官,不类无能。”
⒈ 坏、不善。
引《书经·太甲中》:「予小子不明于德,自底不类。」
《诗经·大雅·瞻卬》:「不吊不祥,威仪不类。」
⒉ 不似、不像。
引《庄子·齐物》:「今且有言于此,不知其与是类乎?其与是不类乎?类与不类,相与为类。」
唐·李商隐〈行次西郊作一百韵〉:「草木半舒坼,不类冰雪晨。」
⒊ 不当。
引《逸周书·卷七·官人》:「规谏而不类,道行而不平,曰窃名者也。」
⒋ 不及、不包括。
引《管子·君臣下》:「其选贤遂材也,举德以就列,不类无德;举能以就官,不类无能。」